首页> 新闻资讯> 新闻4

新闻4

2020/04/09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在2020年这个战斗型的春节假期,宅在家里是充满使命感的。


宅在家里,踏实待着。每天完成好吃喝拉撒睡、柴米油盐酱醋茶,不串门、不扎堆、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发发愣、放放空、补补觉,睡不着时数数羊……这些都是为社会、为国家、为世界做贡献。


不过,咱们在宅的同时,还可以认真做好以下几件大事——


第一,关心“战疫”。全国公众已“静下来”,疫情防控正“动起来”。宅在家里,身呆心不呆。多听听权威发布,多看看主流媒体。朋友圈里消息多但是有点杂,得明察细辨,不传谣不信谣。白天睡多了、晚上睡不着的时候,可去做火神山、雷神山医院工地的“云监工”,静观挑灯夜战。大家都是战士,岗位不同而已。总之,宅着的心,也是滚烫的。


第二,参与“战疫”。宅,本身就是参战。除此之外,或许还能做得更多。有年轻志愿者在网上搭建平台、沟通有无、组织货源,足不出户,就给前线送去紧俏的医疗物资,量虽有限,却也弥足珍贵。有些宅男宅女积极参加社区的群防群控,力所能及出把力,一边宅着,一边盯着,两件大事一起办。总之,参与在点滴之间。


每天出勤,发传单、站岗、量体温、逐户电话排查登记……事情很杂却非常有意义,用他的话说:“太阳很大,风很紧。温度很低,人心很暖。”做了这样有意义的事情,为他点赞!


第三,珍惜相守的时光。虽然走亲戚串门、朋友聚会这些春节固定项目取消了,但因宅得福,和家人相守的时光蹭蹭地多了起来。一年365天,自家人静静相守的日子太少。跟父母住的,多陪老人家唠唠嗑。和爱人孩子宅在一起,大眼瞪小眼,一瞪好几天,国家又给加3天,多幸福。调节一下相处的节奏,再忙起来,更有劲头。总之,相守不怕闷,十天不嫌长。



第四,看几本好书、充实自己。中国人历来爱读书。最新的统计数据是全国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是4.67本。你拖后腿了不?如今是“屏”时代,大屏小屏已看不过来。这是潮流。然而,趁着宅时光,再品品书香,从碎片化的信息获取里偶尔跳出来,做做系统阅读,难得、有益。总之,莫负读书好时光。



第五,平时不做家务的,主动点儿。大年初四,四川广元医疗队增援武汉。医疗队员赵英明的老公在车下喊,“赵英明,一定要平安回来,回来我包一年家务”。看得人泪目。正宅在家里的、平时不怎么做家务的老公或老婆们,有没有受到更多触动?在宅的日子里,给另一半替替手吧。甭管能做多少,是个态度,是份情义。总之,谁都不容易,家务宜分摊。


第六,关心健康,锻炼身体,管理情绪。以疫情防控为头等大事的时候,别忽略了其他疾病。尤其家中有老人的,子女们要多注意。宅的日子里,不知不觉,肚腩就会快速成长,室内锻炼不可或缺。下个keep锻炼,或者在家里跳跳绳踢踢毽子对健康都有帮助。


突然间少出门、不扎堆,容易憋得慌。管理好情绪,释放些压力,有助增强身体免疫力、不给病毒可乘之机。


第七,邻里守望相助。“人”字是一撇一捺,人与人要相互支撑。不串门的日子,恰恰又是需要相互照应的日子。街坊邻居之间,相熟的,更了解哪家只有老人,哪家有什么难题;不相熟的,正好认识认识。小区里建个微信群,不见面地帮着买买菜,有啥紧急情况搭把手。宅,不等于老死不相往来,不等于邻里断了情分。总之,隔离病毒,不隔离爱。



第八,坚持工作。对,你没看错,工作。放假前公司高层作出防控部署,疫情期间各级管理者通过邮件、微信群、电话等渠道,每天24小时密切沟通,严格执行公司各项疫情管控措施。就算在家里,也可以做到时刻关注,努力负责,坚守岗位。